目前分類:健康資訊&觀念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養血壯筋健步丸A+醫學百科 >>

 

【處方】 黃耆(鹽水炒)30克 山藥30五味子30破故紙(鹽水炒)30人蔘30白芍(酒炒)45熟地黃120枸杞子30牛膝(酒浸)60菟絲子(酒炒)30克 川當歸60克(酒洗)白朮30克(炒)杜仲薑汁炒)60克 虎脛骨(酥炙)30龜版(酥炙)30蒼朮(米泔浸)90黃柏(鹽水炒)60防風18克(酒洗)羌活15克(酒洗)漢防己15克(酒洗)

 

【製法】 上為細末,用豬脊髓7條,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治氣血兩虛,雙足痿軟,不能行動,久臥床褥。

問題:3n
請問,新聞報導的"健步丸",成份為何?如果我們在中藥房可以買材料請藥房製成藥丸嗎?或是市面上有成品?回答:_31Jl
1.「養血壯筋健步丸」具有調節人體細胞代謝,神經維護與肌肉調節之功能。它不僅關係著人體之生理健康與精神安定,對於退化性關節炎引起之風濕痠痛更貝療效。

 

[成分] 熟地黃、牛膝、杜忡、當歸、黃柏、蒼朮、白芍、黃耆、補骨脂、山藥、五味子、枸杞子、人參、菟絲子、白朮、龜板、防己、防風、羌活、蜂蜜O

 

[適應症]神經痛、筋肉痛、關節風濕痛(}Q©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9 s

 

[用法用量]x 成人每次5-8丸,日服三次,飯後口含咀嚼或以溫開水送服。$U

 

[現代研究]H?©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M
退化性關節痠痛^
養血壯筋健步丸具有強壯、止痛作用,對於一切腰膝筋骨痠痛等症具有明顯療效。.X./et
滋陰養血RP
含有豐富的維主素B12和葉酸,能促進血紅蛋白與細胞再生,有抗貧血的作用。;HXj>
提高代謝. [Y
可提高機體抗病力,增強細胞生理代謝及再生能力。G
補氣健脾l!
對於成長中的少年有強健脾胃、促進食慾的作用,可幫助青少年健康發育。@}
強化心血管功能RBT&Dr
本方可回覆血管彈性,增強心臟收縮能力。對於膽固醇過高、有血管硬化傾向者具明顯改善作用。Pc

補充鈣質
含膠原質,可促進骨漿分泌,對於鈣質大量流失現象具有預防與治療的作用。AAA=
調整體質!8I
具有蛋白質合成促進因子(prostisol),可幫助蛋白質和脂質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能力。*AC

保肝降壓i=
方中揮發性精油具平喘、保肝、鎮靜功能。必需氨基酸能使甲亢型陰虛病人之血糖黏度降低,達到降血壓效果。

 

http://chownet.com.tw/bbs/cgi-bin/view.cgi?forum=17&topic=16

 

 

 

 

研究發現中藥健步丸可改善骨鬆&e 

 

中華日報記者劉芬宏/台北報導    2000.08.26qc
  根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中,每九人中即有一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研究顯示,成人骨質密度達到高峰後,每年會以百分之零點七五至一點五的速度流失,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昨(二十五)日在衛生署發布中國醫藥學院研究顯示,服用中藥健步丸(去虎骨)三個月後,可適度增加骨質密度,顯示健步丸對骨鬆症患者在症狀的改善上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發。©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
  根據統計,到民國一百二十五年時,骨質疏鬆的女性患者將從現在的三十五萬人,提高至一百萬人,二十年後台灣每年用於骨質疏鬆的醫藥費,將達一千六百億元;為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託中國醫藥學院進行「中藥治療骨質疏鬆」研究,結果顯示,傳統中藥-健步丸,對於提升、維持骨質密度,具有明顯成效。
©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
  中國醫藥學院發現,服用中藥健步丸三個月後,可抑制骨質的流失、維持骨質的密度,另外腰痠背痛、步履無力者服用健步丸後,也能達到症狀改善的效果©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d-*^[
  執行這項計畫的中國醫藥學院教授王天美表示,臨床上六十例骨質疏鬆的病人,每天服用健步丸十五公克,經過三個月後,骨質密度可增加百分之二比例,這對骨質密度平均以每年百分之零點七五至百分之一點五快速流失的骨鬆病人而言,健步丸增強、維持骨質密度的療效已獲證實。
©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ke|?
  研究中發現,服用健步丸三個月患者,即使停藥後骨質密度仍可維持六個月,一直至初服健步丸後的一年,才會退回至服藥時的水平;王天美表示,前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西藥,在停藥後抑制骨質流失效果立刻喪失,健步丸持久性效果,可彌補這項缺失。%*NzWP
©
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_M
  在副作用方面,服用健步丸三個月的骨質疏鬆患者,只有極少部分會出現心悸、關節疼痛加劇、口乾或牙齦出血等不適狀但經多喝開水及潔牙手術後,多可恢復正常且多數腰痠背痛、步履無力患者服用健步丸後,走起路來將更穩健,是健步丸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另一項療效。
©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1
  中國醫藥學院教授王天美表示,健步丸是集合十多味傳統中藥材製成,包括補骨脂、龜板、杜仲、熟地黃、黃柏、白芍、菟絲子等,主要具有強壯筋骨、滋陰降火等功能,主治肝腎不足和陰虛內熱等病症,並能消除腰腿(膝)酸軟疼痛、筋骨萎弱和步履乏力等症狀6Fn
©
周中醫診所 -- 歡迎來尋寶^_^..   15su>k
  而原先處方中有虎骨,在保育法實施後,雖然去除虎骨配方,也不影響其在骨質疏鬆症的療效,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釐清是那幾味中藥發揮增加人體骨質的療效,以進軍國際市場,造福更多骨質疏鬆症患者。@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糖好快樂?當心!也讓癌細胞生長

華人健康網/資料來源/本事文化-2014年10月13日 上午09:30

吃糖好快樂?當心!也讓癌細胞生長

 

糖,就是下一個尼古丁 

糖其實是很毒的。它會導致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我們每人每年平均吃下六十八公斤以上的糖,由它所衍生的健康問題而死亡的人,比古柯鹼、海洛因、或其他類似物質更多。 

有一項研究報告恰到好處地形容糖為「癌細胞的糖果」。它會加速細胞老化與體內發炎的狀況,接著就會促進癌細胞的增長。時至今日,我們已能篤定地說,只要減少糖的攝取量,就可以減低得到癌症的機率。

越來越多人投入相關研究,發現即使是比正常值高一點的血糖(82~110mg/dL),長期下來都會對你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高於正常值的血糖與大腦的萎縮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吃下越多的糖,體內的發炎情形也會更嚴重;這會讓你整個人由裡至外都老化得更快速。除了從新鮮蔬果中獲得的糖分外,攝取任何額外的糖分,都不是好事。

人們曾經認為抽菸是舒服、放鬆的,它能釋放壓力,滿足渴望,帶來短暫快速的愉悅。(聽起來是不是跟「吃甜食」很像呢?)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抽菸會在體內累積毒素、導致癌症、讓人變老、且會消耗體內的能量。雖然非常不容易,但人們終於慢慢開始戒掉這個壞習慣。 

糖也是很容易上癮的,這點與尼古丁相當類似。每一次攝取甜食,它就會誘發大腦釋出多巴胺,讓你想吃更多。有位著名的腦神經學家是這麼說的:如同酒精跟毒品,糖會「觸動腦中掌管獎勵的區域」,大腦甚至會逐漸提高糖的攝取量。因此,只要開始攝取糖分,你的身體就會一次比一次需要更多的量,來得到相同的愉悅感受。 

這就是為什麼藥廠現在都爭先恐後地研發能降低糖分攝取量、戒掉「糖癮」的藥物,以期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的機率。但這就像尼古丁貼片、或尼古丁口香糖一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暫時解決方案。最終,你還是必須徹底戒去攝取太多糖的習慣。 

一夜之間就要你完全不吃糖是不太可能的,就像要一個抽了一輩子菸的老菸槍馬上戒掉這個壞習慣一樣,而且可能更難。因為生活中到處充滿了糖,各種天然食物、加工食品中都有它的存在,許多活動和慶祝的場合更是少不了它。最不公平的是,糖還會持續控制我們的大腦,要求攝取越來越多的量。 

然而,你還是必需要好好保護自己。你可以先從停止攝取人工添加的糖分開始。所謂人工添加的糖,並不只是你倒進咖啡或茶裡的糖而已,大部分你在外面買到的食物裡也都添加了糖。

瀏覽營養成分表時,請看一下糖的總量,它的克數越接近零越好。任何比十克更多的數字,都表示它含有太多不必要的糖分。美國心臟疾病協會建議,女性應降低每日糖分攝取量至二十五克(六茶匙),男性則應降至三十八克(九茶匙),你甚至可以嘗試達成每日只攝取個位數的目標。請記得,我們的身體完全不需要人工額外添加的糖分,它對營養一點幫助也沒有。 

 

尋找如「尼古丁貼片」的替代品 

如果你愛吃甜食,這並不是你的錯。為了生存,「偏好甜食」在幾百年前就已被寫進我們的基因裡。本身含有葡萄糖的天然食物幾乎都沒有毒性,這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讓我們的祖先避免吃進危害生命的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甜食的偏好,便被內建於人類的基因中。因此你天生就知道,甜的東西是安全可食的。 

雖然甜的食物不會立刻對生命造成危害,但是在適者生存的演化過程當中,這項偏好已不再佔居優勢。請不用再理會「哪一種糖的衍生物或哪一種代糖帶來的傷害較小」這一類的辯論,因為任何讓你的食物或飲料變甜的東西,都只會讓你想吃更多的糖。即使你相信最新的有機「糖尿病患者可食」代糖對你的健康沒有害處,長期下來它還是會帶來不良影響。只要舌尖上的味蕾接觸到甜味,它就會設下一個惡性循環的迴圈,讓你不知不覺地吃進更多的糖。 

以前我每天早上喝咖啡,都會加入代糖和奶精。連續喝幾天後,我就會開始想吃甜食,因此我通常會在下午喝幾罐健怡汽水,或吃幾包甜的零食。幾年前我決定喝咖啡不加糖,同時用不甜的椰子牛奶取代代糖,徹底把甜味從早晨咖啡中完全剃除。我發現這對於抗拒下午的飲料及零食,有非常好的效果。 

檢視一下你每天吃東西的習慣,想想看如何能在上半天就抑制住對糖的渴望。小心產品標示上的這些成分:龍舌蘭糖漿(agave nectar)、阿斯巴甜(aspartame)、玉米糖漿(corn syrup)、葡萄糖(dextrose)、果糖(fructose)、果汁萃取物(fruit juice concentrates)、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蜂蜜、麥芽糖醇(maltitol)、糖精(saccharine)、山梨糖醇(sorbitol)、甜菊(stevia)、蔗糖(sucrose)、蔗糖素(sucralose)、以及砂糖。雖然某些選項可能優於其它,但只要能避免吃進任何甜的東西,就能有效降低之後對於甜食的渴望。 

若能減少糖與代糖的攝取量,你將會明顯且快速地感覺到這麼做的好處。最新的研究顯示,只要減少葡萄糖的攝取量,在短短兩週內就能造成很大的改變。當你能持續減少身體對甜食的渴望,就越能輕鬆地對蛋糕說不。 

本文摘自,本事文化出版《你的生活只能這樣嗎?》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75/21458

 

糖是助長癌細胞的甜蜜毒藥!

  • 文章出處:天下雜誌出版
  • 2013.09.14
  • 作者 : 顏榮郎

促進發炎;

當吃進甜點或澱粉等高升糖指數食物時,會造成血糖遽升;而當血糖超過某一濃度時,就會形成有毒的高度糖化終產物(AGEs)。這些發炎毒素,也會誘導產生活性氧,更加促進發炎、老化與癌症。

間接促進癌細胞生長;

每當血中葡萄糖濃度快速飆升時,胰島腺會立刻釋出胰島素以便輸送葡萄糖進入細胞,這些胰島素還會促進「類胰島生長因子(IGF-I)」的分泌;不幸的是,當胰島素與類胰島生長因子偏高時,都會刺激癌細胞增生與抑制癌細胞凋亡,因而促進腫瘤惡化。

增加性荷爾蒙的生物活性。

胰島素與類胰島生長因子還會刺激性荷爾蒙的合成, 同時降低「性荷爾蒙結合蛋白(sex hormonebindingglobulin)」的合成,導致性荷爾蒙的生物活性增加,因而間接促進癌細胞生長。

高血糖造成的升高胰島素與類胰島生長因子也會促進慢性發炎

造成器官老化與壓抑抗癌免疫反應,促進腫瘤惡化34。由此可見,能降低體內胰島素和類胰島生長因子的藥物、生活型態或是飲食方式,都會有助於防癌、抗癌。另外,如果某項食物的升糖速度雖然不快,可是總糖量還是很高的話,長時間來看也會升高血糖,促進滋養癌細胞。因此癌症病人應該選擇低「升糖負荷 (Glycemic Load)」*的食物,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或高纖維的食物,這樣比較不易在腸道轉化為單糖而過度升高血糖。

※更多抗癌新思維,都在《 抗癌就像減肥 》!

 

糖吃太多 離癌不遠

蛋糕、餅乾等甜食雖然很好吃,不過吃太多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西班牙、英國最新研究指出,糖份雖然可以供給身體熱量,但體內糖份過多,就好像穿腸毒藥,很可能會傷害身體。當體內糖份持續飆升,不但會傷害細胞組織,也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糖尿病患者常面臨血糖過高困擾,糖尿病多為肥胖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功能欠佳。這項研究發現,糖尿病、肥胖很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臟癌、大腸癌機率比一般人增加一倍之多。

研究計畫主持人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賈斯托迪亞‧加爾西亞-吉梅內斯研究發現,當體內糖份過多,有一基因就會活動力大增,這基因在癌症發生、癌症病程上也扮演重要角色。

腸道接觸糖份後,會對胰臟發出訊息,糖份在腸道促使腸道細胞製造荷爾蒙「GIP」,荷爾蒙會影響胰臟分泌胰島素。請胰臟多釋放胰島素,控制血糖穩定。這項發表於「分子細胞」的研究發現,有種稱為「β連環蛋白」的基因會控制GIP荷爾蒙分泌,β連環蛋白活性正取決於糖份多寡。

過去有許多研究發現,β連環蛋白活動量增加,很容易使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研究結果顯示,高濃度糖份會讓β連環蛋白活力大增,可能引起癌細胞增生。

研究人員懷疑,飲食攝取過多糖份,可能改變新陳代謝,進而增加癌症風險,因此若想預防癌症,最好能改變飲食習慣,以免罹癌後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做治療,且徒增痛苦。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閱讀、不學習 三年後恐怕變「腦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記憶力不好、常常說錯話、失言口誤、情緒容易失控,若你有這些毛病,當心你已經「腦殘」!精神科醫師指出,人類除了睡眠之外,隨時都會用到腦,如果時常亂吃、睡眠不充足、不積極閱讀學習等等,可能都會讓腦子鈍化,未來罹腦殘的境界,將相去不遠。

不斷學習 腦筋能愈用愈聰明

學習閱讀是防止大腦退化的最佳方法,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指出,大腦可以不斷透過學習,讓腦神經的連結更加順暢,他說,如果一個人停止學習三年至五年之後,大腦退化的幅度,將會顯而易見。

他比喻,腦子像一部性能優越的超跑或超級電腦,需要常常小心維護、學習操控、調整保養,才能發揮其優越的性能,腦子更超越電腦及跑車,會越用越向進化發展,功能會自動提升,而電腦及超跑,機械則會不斷折舊,維護成本越來越巨大。

腦可以分成硬體及軟體兩部分,

硬體需要有良好的保護,預防受傷,同時有充足的養分才能維持生機,保持生長,但發展有限;

軟體要不斷反覆的使用,維持適當運作、也要自我學習、了解體驗、逐漸擴充功能,才能隨著生活變化,增進腦功能及經驗,促進適應力,透過不斷修正錯誤學習,更能精確有效發揮功能,越用越好使。

陳家駒提醒,一般人腦部大約都只用到2%,有98%是未開發使用的,經由適當的刺激發展,透過主動學習的過程,能提高腦使用的比例。另一方面,適時的固腦護腦,除能避免腦殘,讓腦發揮它的適切功能,也能減緩腦力退化。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保健-近視超過千度 不建議做雷射手術

中國時報【陳瑄喻】

「醫師,我到底該不該去做近視雷射手術呢?」不少愛美女性想拋開厚重眼鏡,但卻不知道是否該動刀,眼科醫師建議,若是近視超過1千度以上,並且有免疫系統疾病的民眾,就不建議進行近視雷射手術,避免效果不如預期。

台灣近視率排名世界第一,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童近視比率逼近5成,不只近視盛行率攀升,近視的平均度數也往上升,近視的年齡還不斷下降,幾乎人人都有近視。

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表示,近視雷射手術與否應考量病人的需求,例如有患者因擔任空姐、櫃姐等工作或眼睛長期發炎,不能戴隱形眼鏡,所以想要透過手術解決煩惱。

吳建良建議,術前完整評估很重要,像是角膜厚度不足或有圓錐角膜等潛在問題,不適合做手術者篩除,即可降低手術風險,提高術後效果,患者也能得到新的人生。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目前台灣近視雷射手術普遍,每年約有3至5萬人動這項手術,平均市面上的手術價格從2萬多元至7萬多元不等,依照不同的機器,出現不同價格的落差。

呂大文指出,要進行近視雷射手術的最重要關鍵是患者的角膜厚度,角膜不夠厚時,雷射的矯正範圍就會有限制,原則上,5、6百度以下的人做近視雷射手術是最安全的,而且可以將近視完全消除,恢復正常視力。

呂大文提到,近視超過1千度、有免疫系統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或是有乾眼症的病患並不適合做近視雷射手術。

若是不適合做近視雷射手術的人,卻做了雷射手術會怎麼樣呢?呂大文說,在開刀後兩年可能不會有問題,但之後就會開始出現不規則性的散光,散光度數莫名的增加,嚴重的話,可能還會需要做角膜移植。

呂大文建議,想要進行近視雷射手術的民眾,最好分別找2個眼科醫師評估,確定眼睛的狀態是否適宜開刀,此外也提醒有意動刀的患者,術後若沒正確保養,近視度數仍有復發可能。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綠茶兒茶素抗癌?可望發展癌症用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趙萱/台北報導2014年10月8日 19:18

你知道綠茶中的兒茶素有清除毒素及致癌物的功能嗎?根據新加坡科學科技研究機構(A*STAR)團隊最新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能夠成為癌症化療藥物赫賽丁(Herceptin)的載體,有助化療藥物赫賽丁更精準的殺死腫瘤!

綠茶中的兒茶素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能,未來有將兒茶素運用於癌症藥物中的發展可能。
 

新加坡《亞洲科學家》(Asian Scientist)網站報導指出,化療一大關鍵在於藥物是否能在人體內,準確找到惡性腫瘤,並殺死癌細胞,且不傷害其他健康的器官及組織。要達到如此理想的效果,藥物的載體是個關鍵。A*STAR生物工程與納米技術研究所的Joo Eun Chung博士指出,藥物載體如果本身也具治療功效,如綠茶中的兒茶素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能,則有助於藥物對癌細胞的殺傷力。

研究團隊將有腫瘤的動物分為兩組實驗對象,一組使用綠茶載體與抗癌藥物赫賽丁,另一組則無綠茶,單純使用赫賽丁藥物。結果發現,接受有綠茶為載體藥物治療的患者,藥物直接作用於腫瘤比另一組患者多兩倍。另一位帶領研究的Motoichi Kurisawa博士做結論指出,綠茶能精準的將藥物輸送至惡性腫瘤,殺死或抑制癌細胞生長,提高治療效果多兩倍,並能減少對其他器官的不良副作用,未來有將兒茶素運用於癌症藥物中的發展可能。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加透過飲用綠茶作為保健。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加透過飲用綠茶作為抗癌保健。

 

【兒茶素四大抗癌特點】:

一般人在日常保健中也可以多加透過飲用綠茶作為抗癌保健,根據國內腫瘤科顏榮郎醫師在其所著「抗癌就像減肥」書中介紹,綠茶中含有豐富活性成份兒茶素,二次大戰受到廣島輻射汙染的日本人,在移居綠茶產區並長期飲用後,健康狀況及壽命都比未移居的人好;而歐洲也有研究證實兒茶素對受到輻射照射的小白鼠有防護效果。

兒茶素中的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成份,具有很強的活性氧清除功能,能預防脂質、蛋白質或基因的過氧化。同時,兒茶素也可啟動多種解毒酵素,可以防癌、緩解慢性發炎或老化。

顏榮郎醫師歸納兒茶素四大抗癌特點,包括:誘導癌細胞凋零、促進癌幹細胞凋亡、抑制發炎因子NF-kB,以及提高自然殺手細胞抗癌免疫力。

【兒茶素攝取建議】:

不過,顏榮郎醫師也對於飲用兒茶素列出三點提醒:

  1. 綠茶中可能含有高達5%的咖啡因,會對心臟、腸胃產生刺激、有利尿作用,也可能刺激大腦引起興奮、導致失眠。有這些顧慮的民眾,應選用已去掉咖啡因的兒茶素。

  2. 兒茶素與維生素C或柑橘果汁一同食用可穩定活性,與胡椒素(Piperine)同時服用可提高吸收率與生物活性,提升血中EGCG濃度30%。

  3. 挑選兒茶素產品時首重抗氧化力,好的兒茶素與含氧的測試劑會產生氣泡,若產生不了氣泡,則是劣質品。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葡萄不吐葡萄籽 猶如吃進「大還丹」助抗老

  • 2014-10-06 08:00:00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
  • 回應
吃葡萄不吐葡萄籽 猶如吃進「大還丹」助抗老
「喀!吃水果吃到種籽,到底要不要吐出來?」這是許多民眾吃水果的大疑問,尤其是吃葡萄獲吃芭樂時,因為種子時在太過堅硬,有時又過於苦澀,把種子吐出來,則是多數人的最佳選項,但事實上,水果的種子不吐出來,忍著苦味吃下肚,吃水果所攝取到的營養,將有意想不到的加乘作用!

水果種類多,其中挑選近期最夯的解毒首選水果芭樂與即將到來的葡萄作為代表,首先是芭樂,有多數長輩都說芭樂籽容易造成便秘,因此,建議挖掉後再食用,但其實並不然,芭樂中含有豐富維他命C、維他命A、維他命B、鈣、磷、鐵等,有助於抗氧化、抗老化及防癌,而籽的部分如果咬碎攝取,更能獲得蛋白質、鉀、鐵等成分,有預防高血壓的功能。

另外,葡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他命A、維他命B1及B2、維他命D12、維他命C、維他命E、胡蘿蔔素、鈣、磷、鐵、鈉及鎂等,有助於補血,提高人體機能性,但由於籽的部分較為硬,所以,民眾通常都會去除後攝取,但你知道嗎?其實葡萄籽中含有豐富的脂肪與抗氧化物,可幫助體內抗老化,被譽為是抗老界的巨星。

所有的種子水果種類其實不多,其中又以火龍果與奇異果最常見,火龍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他命B1、B2、B6及B12、維他命C等,有排毒、減肥的功效,它的黑芝麻種子,更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咬碎被人體攝取後有助於腸胃蠕動。

而在近幾年被稱為果中之王的奇異果,含有豐富維他命A、維他命C等,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幫助體內清除自由基,恢復細胞健康,尤其是金黃色奇異果的營養密度最高,在種子的部分,則含有豐富維他命E。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歲男狂吃海產 痛風腳腫難行

 

2014年10月08日
更多專欄文章
高中生痛風,腳拇指紅腫。翻攝畫面

【蕭夙眉╱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十六歲高中生體形矮胖又不愛運動、不忌口,中秋節參加多場烤肉,海產吃多了,引發右腳大拇指掌趾關節四周紅腫、疼痛難耐,經衛福部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診斷罹患急性痛風。胡宗慶說,這是他從醫十多年遇過最輕的痛風患者,研判是因體重過重,尿酸比正常人高(尿酸標準值7mg/dl以下),加上海產攝取過量引發。


體重超標35公斤

胡宗慶表示,林姓高中生身高一百六十五公分,體重九十五公斤、超過其標準體重三十五公斤,愛吃甜食又不運動,中秋節烤肉吃下大量牛肉及鮮蚵等海產,結果引發痛風,痛到無法走路,經治療才恢復。
胡宗慶說,痛風是因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鈉鹽結晶沉積於關節、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好發於四十至六十歲男性及停經後女性,但年齡層有逐漸下降趨勢。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息不正常 24歲男中風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7日電)從事服務業的24歲陳姓男子,生活作息不正常,有天半夜聚餐後駕車返家,突然意識模糊,緊急送診,確認是腦中風。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朱彥澤今天指出,陳男無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但常熬夜,3月5日凌晨2時聚餐後駕車返家,突然癲癇及意識模糊,被緊急送醫,昏迷指數6。

醫師確認陳男腦中風,身體左半部完全無力,經手術清除腦中血塊,已出院復健,目前僅剩左手動作有困難。

朱彥澤說,陳男是他碰過最年輕的腦中風病人,因無高血壓、血糖、血脂的三高情況,中風前又無任何預兆警告,根本無法事先預防。

他表示,民眾傳統觀念認為腦中風是老年人的病,和年輕人無關,但隨著工作及生活型態改變,腦中風年輕化,40歲前突發中風的人數有逐日增加的現象。青壯年常因熬夜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習慣不佳及抽菸喝酒,植下中風的種子,腦中風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1030407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個好習慣!不讓中風找上你

 

作者:楊心怡

1.早上別急著起床,並記得保暖

中風最常發生在季節變化、早晚溫差大的時候。冬天早上起床時,先別急著從溫暖被窩爬出,可以坐一下,或賴個床,讓身體適應外界溫度後再起身。外出時記得帶外套或帽子、圍巾,保持溫暖。



2.早餐後喝杯溫開水

早晨喝水主要是幫助腸胃蠕動,讓早餐後排便順暢,否則水分不足或排便時過度用力,都容易造成腦中風。

3.定期量血壓

量血壓是預防中風最基本的原則。研究發現,當血壓每降低10個毫米汞柱(mmHg),中風的風險可減少一半。而2014年發表在《中風期刊》中的最新指引更強調,不只年紀大的人要注意血壓,服用避孕藥的年輕女性最好能在服用避孕藥之前先量血壓。

4.平時適度運動

每天只要運動15分鐘,一週90分鐘,就可減少24%的中風風險。有高血壓但持續運動的人,甚至可減少34%的中風風險。

運動對於曾經中風的人,也能預防二度中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子淦提醒,不運動的人血管容易堵塞,一旦血液循環差,往往小動就會出大問題。

5.飲食清淡,少油、少鹽

少油、少脂肪的飲食能降低膽固醇,避免缺血性中風,美國心臟學會建議從脂肪食物攝取的熱量,不要超過每日總熱量的30%,每日膽固醇的攝取最好少於300毫克。一顆雞蛋膽固醇含量約260毫克,因此每天吃一顆雞蛋是沒問題的。

從高脂魚類攝取Omega-3脂肪酸,有助控制血壓,並預防血管發炎。或是早餐吃燕麥加一把堅果,燕麥的水溶性纖維可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改變血中脂肪酸濃度,降低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堅果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維持動脈血管健康與彈性。

少吃培根、燻肉、少沾滷汁、少用市售高湯塊,可減少攝取過高的鈉含量,避免水分滯留體內而失衡,增加血壓與心臟負擔。

6.平時量脈搏,40歲以上定期做心電圖、頸動脈超音波

研究發現,40歲以後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發生心房顫動,年紀愈大機會愈高。心房顫動是引起中風的潛藏殺手。如果患有心房顫動,引發中風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5倍,死亡風險也高出2倍。因此建議每天量一下脈搏,正常人心跳平均每分鐘跳動60~100次,脈搏與心臟的跳動次數相同,若發現自己的脈動次數過低或不規律,要趕快看醫生。

另外,40歲以上健檢應加做心電圖及頸動脈超音波,以檢查是否有心房顫動,並測量頸動脈內層厚度及動脈硬化的程度,以判斷是否有腦中風的風險。

45歲以上,有中風家族史、代謝症候群或吸菸、偏頭痛等危險因子,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則建議可加做腦部磁振造影或腦部全套健檢。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糖飲食365天 1家4口生病少更健康

現代人的飲食越來越精緻,要1年不吃含糖食物,恐怕不容易,不過美國就有一名婦人,因為發現攝取過多糖份,不但會肥胖,還容易罹患糖尿病,於是說服丈夫和2個女兒,展開「1年無糖大作戰」,不只到餐廳或在家用餐,都排除所有含糖食物,到超市購物時,也留意產品標籤,是否連食品添加物都含有「隱藏糖分」,1年下來,他們發現身體更健康,而且生病次數也大幅減少。

婦人伊芙蕭伯:「有糖。」

對伊芙來說,到超市買東西,可不是拿了就走這麼簡單。婦人伊芙蕭伯:「我們現在有個計畫,我們要看看這裡所有麵包,試著找到沒有糖的麵包,準備好了嗎,開始。」

所有產品的營養標示都不放過,結果他們意外發現,架上200多款麵包,竟然只有2種完全不含糖,會如此嚴謹,全是因為這一家人正在執行「1年無糖計畫」。

婦人伊芙蕭伯:「我當時在看電視,看到醫生說,糖會像毒藥一樣,留在人體,我想這對我的孩子一定不好,我必須做點什麼。」

於是伊芙和老公及2個女兒,提出1年不吃含糖食物的計畫,但要執行這項任務 並不簡單,首先他們得排除所有含糖食物,只靠攝取水果內的自然糖分,維持營養均衡,而且不只在家,出外用餐也不例外。

網路新聞影片:「開胃菜用的醬料有含糖嗎?有的,這個有含糖。」

避免吃進「隱藏糖份」,所以買東西也得仔細看過營養標示,才不會不小心把像是「糖化麥芽」、「糖製糖漿」等含糖食品添加物吃下肚。

婦人伊芙蕭伯:「我會在家自己做美奶滋,因為我想很少人知道當你到店裡買的美奶滋,它多少都會加點糖在裡面。」

就這樣,伊芙一家人執行無糖計畫整整一年,不但2個女兒戒掉含糖食物的癮,身體也更健康。婦人伊芙蕭伯:「我去確認小孩的缺席紀錄,和前一年比發現,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差異很大,他們的病假缺課率大幅減少。」

伊芙把自身經驗,寫成書和大家分享,她也說,未來她們還會繼續過著「無糖人生」,維持健康飲食習慣。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挑「不鏽鋼鍋」 標示「3系列」最安全

挑「不鏽鋼鍋」 標示「3系列」最安全

去年10月發生「便當含錳」食安風暴,讓許多家長開始重視「不鏽鋼器皿」的安全性,要怎樣分辨不鏽鋼適不適合拿來烹煮,專家建議,首先要認清標示,市面上最常見的不鏽鋼編號304和316,是品質及穩定性較好的材質,而編號4系列和2系列的鋼材,就不建議放在火爐上使用,尤其「2系列」不鏽鋼是屬於工業用途,如果用來當成食用器皿,很有可能將毒素統統吃下肚。

 



家庭使用的炒菜鍋,您選擇的是什麼材質?現在大多數的媽媽,都會使用不鏽鋼鍋。鍋具達人蔡蕙玲:「像厚的鍋子你用起來,保溫性就比較好,導熱性也比較強,那比較薄的,你就容易會黑,很容易會黃。」

鍋具品質安全,和健康息息相關,一般市面上,標示304和316編號的不鏽鋼,是可以用來烹煮,穩定性較高的鍋具,而4開頭系列,則是價格較低廉的鍋子,不建議拿來放上火爐烹煮,而最危險的就是含錳量高,用來做為工業用途的202、205不鏽鋼。

但去年發生學生們常用的「便當盒」,是使用2系列的工業不鏽鋼製成,含錳量有過高疑慮,讓家長們再挑選食用器皿時,都會特別留意「不鏽鋼」挑選,看編號材質。五金行業者黃彥博:「現在要求標示,會比較明確的是304,而且要經由SGS認證,一般現在430跟202,現在是比較沒有標示那麼清楚,他上面會寫『不鏽鋼』。」

實際走一趟五金行,確實3系列的不鏽鋼鍋具,標明比較清楚,但2和4系列的不鏽鋼,找了半天,才發現一個有標示註明的403,換句話說,消費者購買鍋具時,很有可能買到工業用途,含錳量過高的2系列不鏽鋼,不知不覺將毒物吃下肚。

「不鏽鋼」挑選,認明產地,如果無法從標章認清不鏽鋼編號,消極作法就是只能從產地來分辨。鍋具達人蔡蕙玲:「其實肉眼很難去做判斷,那我想還是要透過你的產地的標示、鋼材的標示,還有一些檢驗報告,還有一些品牌的判斷,那會是比較正確的方法。」

「不鏽鋼」挑選,磁鐵吸不住等於安全?不鏽鋼器具充斥在你我生活周遭,要如何把關品質,有此一說,用磁鐵就能分辨,但真的是這樣嗎?鍋具達人蔡蕙玲:「以往我們光用304或者是430的材料,是可以用磁鐵去做判斷,但自從201的材質引進到鍋具裡面的時候,201是完全磁鐵吸不起來的,這個是201的工業用的鋼,它就完全吸不住,所以千萬不要再用磁鐵去做(安全性)判斷,那像這個316也是吸不住,但是現在有一種複合金的材料,為了要導磁可以用,所以外面會用磁鐵吸得住的430,但在裡面用的是304。」

古法煉鋼的方式,並不代表就是真正安全,專家建議,購買鍋具時,如果真的無法辨別不鏽鋼材質,可要求店家出示SGS檢驗證明,多一個動作把關,就能減少一份食安危害,保障自己「飲食」健康。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人不知情!早上洗頭會引起的悲劇是?

回家後,有沒有因為太疲倦而在洗澡前就睡著,或因覺得早一分早一秒能睡也好,而選擇在早上洗頭呢? 許多人雖然知道早上洗頭似乎不太好,但對於實際上會有什麼風險卻一無所知。

因此,這次要向於東京人氣美髮院『ACQUA tua』擔任店長,在雜誌和電視圈也十分活躍的岡元kosuke先生請教保養頭髮的要點及早上洗頭的風險。

 

■想要有健康秀髮就要有好的睡眠

 

在晚上10:00〜凌晨2:00之間有良好睡眠的話對肌膚有益,其實對頭髮也是一樣。這段期間是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及新的細胞生成的「黃金時間」,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並不是睡越久越好,「睡眠品質」才是最重要的。令人遺憾的是,生長激素在進入40歲後,就會變成20幾歲時的一半,因此,更年期的女性特別需要在黃金時間入睡。

 

■早上洗頭會導致的三件悲劇

 

(1) 導致頭皮異味、掉髮與發癢

頭皮上分布許多皮脂線與汗腺,一整天下來,阻塞在頭皮上的皮脂及汗水等髒汙多得驚人,在頭皮殘留汙垢的狀態下睡著的話,就算在黃金時間入眠,也無法讓細胞呼吸與重新生成。

此外,早上洗頭會讓細菌與頭蝨容易繁殖,嚴重的話會導致頭皮異味或發炎等症狀,掉髮或發癢的情況也會變多。趁著晚上洗頭,將堵塞在頭皮的髒汙清洗乾淨十分重要。

(2) 長不出健康的頭髮

據說頭髮生長的時段是凌晨3:00〜早上9:00之間。這段期間內,毛孔處於打開的狀態,若洗頭的話,不管怎麼清洗洗髮精容易殘留在毛孔中,此舉會傷害髮根,導致掉髮及毛髮變細,是妨礙健康頭髮生長的原因。

(3)頭皮易受紫外線的傷害

頭皮的油脂有防止紫外線的功能,據說洗髮六個小時後才會分泌,也就是說,洗髮後馬上出門的話,頭皮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只不過是早上洗髮就存在這麼多風險,很可怕吧? 健康的頭髮也會讓年齡看起來變得年輕,為了讓十年、二十年後的自己也有健康的頭髮,從今天開始晚上洗頭並好好吹乾的習慣吧!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少女讀大學都外宿 僅2年不吃蔬果竟罹腸癌末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大腸癌持續登上每年新增癌症個案的榜首,民眾外出飲食,務必多吃蔬果,才能避免腸癌纏身!台中就有一名年僅二十歲的女大生,考上大學兩年之間,因長期外宿且外食,最近因為肚子不斷疼痛,自行到藥房購買腸胃藥無效,卻還是反覆發作,直到一個月後,終於到大醫院進行檢查,這一檢查竟然驚見大腸癌末期,且已轉移肝臟,未來即使幸運治癒,也要一輩子依賴人工肛門生活,讓家人頓時之間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女大生肚痛拖一個月 才願意檢查

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壽星主任表示,這位陳姓女學生考上大學後就獨自租屋外宿,平時因忙於功課及社團活動,對自己的飲食並未特別注意,三餐往往外食少蔬果。最近,陳同學發現肚子常莫名疼痛,她以為是一般的腸胃炎,就自行到藥房買藥吃。

但反覆腹痛的情況持續了一個多月都沒好轉,陳同學這時才決定看醫生,經大腸鏡檢查後,竟是罹患了大腸直腸癌,且腹部斷層掃描還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須接受手術及化療,且手術切除腫瘤後恐怕需一輩子依賴人工肛門,讓年輕愛美的她難以接受,後悔當初沒早一點來就醫檢查。

常便秘、大便解不乾淨、莫名腹痛 恐是大腸癌

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多年來皆蟬聯國人罹患率第一名的癌症,由於國人飲食的西化的緣故,使腸癌罹患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大腸直腸癌常見的症狀包括下消化道出血,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或常便秘、大便解不乾淨、大便變細、莫名腹痛、腹部摸到腫塊等症狀,如有出現上述的情形,務必及早做檢查。

而年齡大於五十歲;常攝取高熱量、高脂肪、低纖維飲食;有瘜肉、有家族病史;飲酒和吸煙;有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腸炎等的高危險群應每年定期接受篩檢。而醫院也發現許多民眾抱持鴕鳥心態,在糞便驗出有潛血反應後,居然仍有30%的受檢者逃避回診做後續大腸鏡檢查,因此錯失及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所以一旦發現異常症狀,請及早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第一期大腸直腸癌經手術完全切除者,治癒率將高達90%以上。

醫師也提醒民眾平時應避免高脂肪食物,尤其是動物性脂肪。烹調多利用蒸、煮、燉、滷、涼拌等烹調方法減少油脂攝取,並補充充足水分。多食用高纖維食物如:全穀根莖類、蔬菜、水果及蒟蒻、洋菜等。而蔬果中的多種植化素 (phytochemicals)可達到防癌抗癌效果,均衡攝取更能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心悲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